![]() 可折疊集裝箱
专利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貯存各種貨物並且可被運輸的可折疊集裝箱。該可折疊集裝箱的集裝箱體包括頂板、底板、左側板和右側板、前端板和後端板。每個側板包括上板體和下板體,所述上板體和下板體通過彈簧鉸鏈彼此連接並連接於頂板和底板。旋轉軸設置於集裝箱體中,並且連接於旋轉軸的帶在與上板體和下板體之間的連接處相鄰的位置與左側板和右側板連接。通過旋轉旋轉軸和繞旋轉軸纏繞帶向內拉動左側板和右側板。因此,能實施折疊和展開集裝箱體的操作,並且能確保在操作過程中的安全性。 公开号:TW201305026A 申请号:TW101115493 申请日:2012-05-02 公开日:2013-02-01 发明作者:Jung-Sun Hong 申请人:Korea Container Pool Co Ltd;Jung-Sun Hong; IPC主号:B65D88-00
专利说明:
可折疊集裝箱 本發明大體上涉及一種集裝箱,該集裝箱中貯藏各種貨物並通過船等運輸,更特別地,本發明大體上涉及一種可折疊集裝箱,該可折疊集裝箱設置為少量工作者能夠利用折疊機構容易地折疊或展開集裝箱體,以便於搬運集裝箱並使空間利用最優化,並且該集裝箱具有較好的耐用性,由於集裝箱體能夠可靠地保持在折疊和展開狀態,因而能夠安全地使用該集裝箱。 通常,當例如用於貿易目的的出口或進口時,集裝箱用於通過船等運輸各種貨物。 在傳統的技術中,這樣的集裝箱具有矩形箱形。 就傳統的集裝箱而言,及時當集裝箱中沒有貨物時,也必須以矩形箱的形狀運輸空的集裝箱。因此,空間利用率低,從而增大了分配成本。 為克服以上問題,已經提出多種可折疊集裝箱,當這些可折疊集裝箱空著時,可在折疊狀態貯藏和運輸。 特別地,在由本發明的申請人提交的註冊號為No. 10-638570的韓國專利中,可折疊集裝箱包括集裝箱體,該集裝箱體中限定有裝載空間。所述集裝箱體包括:頂板,底板,左側板和右側板,以及前端板和後端板。所述左側板和右側板垂直地設置在頂板和底板之間的相對側。每個左側板和右側板都包括上板體和下板體,所述左側板上板體和下板和所述右側板的上板體和下板體通過彈簧鉸鏈彼此連接並連接于沿集裝箱長度方向的頂板和底板上,所述彈簧鉸鏈設置在上板體和下板體之間的外部以及上板體和下板體的上端和下端的內部。因此,上板體和下板體能夠以朝向彼此的方式向內折疊。前端板和後端板分別通過底部鉸鏈連接於底板的前邊緣和後邊緣以便能夠向內或向外旋轉和折疊。此外,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上板體與頂板、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下板體與底板、以及頂板與前端板及後端板均通過扣夾(catch clamp)彼此鎖定或解鎖。每個所述扣夾包括:夾部和閂,所述夾部和所述閂彼此相對地設置在相應的位置。所述夾部具有鎖鉤,該鎖鉤設置為可繞軸旋轉,以便該鎖鉤可釋放地鎖到所述閂上。 在上述註冊的專利中公開的技術中,當集裝箱體中沒有貨物時,集裝箱體的前端板和後端板能夠以彼此面對的方式朝內折疊並且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上板體和下板體能夠以彼此面對的方式朝內折疊。集裝箱體在折疊的狀態貯藏和運輸從而提高空間利用率,並且因此減小分配成本。 然而,本發明的申請人開發的這個技術有如下問題。 第一,為了彈性地地展開處於折疊狀態的集裝箱體的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上板體和下板體,彈簧鉸鏈的彈力必須足夠大。然而,當彈簧鉸鏈的彈力大時,由於彈簧鉸鏈的大彈力,折疊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上板體和下板體變得困難。 特別地,由於折疊操作時通過工作者手動實現的,少量工作者折疊集裝箱體非常困難,從而增加了安全性的考慮。 第二,集裝箱體的頂板、左側板、右側板和底板僅通過彈簧鉸鏈彼此連接並緊固。考慮到通過集裝箱搬運工具抓住、提起並移動設置在頂板的每個角的角鑄件(corner casting),集裝箱體關於垂直或水準方向的耐用性被降低。 特別地,彈簧鉸鏈具有相同的結構,並且每個彈簧鉸鏈僅具有一個扭轉螺旋彈簧。因此,每個彈簧鉸鏈的彈力不足。因此,為平穩地展開集裝箱體需要相當大數量的彈簧鉸鏈。此外,旋轉至90°並且安裝在頂板與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上板體之間的以及底板和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下板體之間的彈簧鉸鏈與旋轉至180°並且安裝在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上板體與下板體之間的彈簧鉸鏈具有相同的結構。因此,可能出現彈簧鉸鏈的扭轉彈簧的彈性耐用性變弱的部分。 第三,在每個彈簧鉸鏈中,每個扭轉螺旋彈簧的腿從彈簧鉸鏈體的表面向上或向下突出。因此,為了防止所述腿干涉其它元件,彈簧鉸鏈體的上部和下部上形成有槽,扭轉彈簧的所述腿放置在相應的槽中。然而,由於當折疊集裝箱體時扭動扭轉螺旋彈簧,扭轉螺旋彈簧的所述腿必須沿彈簧的長度方向移動,但是扭轉螺旋彈簧的所述腿卻不能移動。因此,施加在扭轉螺旋彈簧上的載荷增大,從而降低了彈簧鉸鏈的耐用性。 第四,折疊集裝箱體的頂板、左側板、右側板和底板後,並且設置在底板上的扣夾的雙重鎖鉤鎖定到設置在頂板上的相應的扣夾的所述閂上後,因此使集裝箱體保持在折疊狀態。在這種狀態中,當解鎖雙重鎖鉤以展開所述集裝箱體時,由於底板、左側板和右側板被彈簧鉸鏈的彈力向上彈性地偏壓時,很難從所述閂上移除所述雙重鉸鏈。 第五,每個扣夾的雙重鎖鉤包括兩個特有的鎖鉤,這兩個特有的鎖鉤彼此連接。雙重鎖鉤被螺旋彈簧的彈力朝上彈性地偏壓,以防止雙重鎖鉤下垂從而接觸地面。更確切地說,雙重鎖鉤可彎曲並插入左側板和右側板之間,因此阻礙集裝箱體的折疊。 第六,當在集裝箱體的已折疊的左側板和右側板中的第二個垂直地展開後,展開集裝箱體的已折疊的左側板和右側板中第一個時,第二側板可朝第一側板彎曲而不是保持垂直狀態,並且第一側板和頂板可朝向工作者傾斜,從而危及工作者的安全。第七,集裝箱體的頂板、左側板、右側板和底板相對於彼此傾斜預定角度以防止雨水進入集裝箱體。然而,由於集裝箱體的頂板、右側板、右側板和底板之間的連接處沒有密封結構,密封集裝箱體的能力顯著地低。 為解決以上問題,本發明的申請人努力工作以對本發明的申請人提出的傳統的技術中的缺陷部分進行多種改進,從而提供一種提高品質的可折疊集裝箱。 因此,本發明的考慮到了發生在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貯存各種貨物並且通過船等運輸的可折疊集裝箱,其中少量工作者使用折疊機構能夠容易地折疊或展開集裝箱體從而得方便地運輸集裝箱,並且將使用空間最佳化,並且由於集裝箱體能夠可靠地保持在折疊或展開狀態,該可折疊集裝箱具有較好的耐用性並且能夠安全地使用。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折疊集裝箱,在該可折疊集裝箱中集裝箱體的頂板、左側板、右側板和底板在垂直地展開後不僅通過彈簧鉸鏈彼還通過連接支架彼此連接,以使得即使當設置在頂板的各個角的角鑄件由集裝箱運輸工具抓住、提起和移動時,集裝箱體在垂直或水準方向的的耐用性也能夠顯著地提高。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折疊集裝箱,在該可折疊集裝箱中改進了彈簧的金屬絲的截面結構並且彈簧鉸鏈的扭轉螺旋彈簧的數量或每個扭轉螺旋彈簧的金屬絲的匝數根據施加的載荷的不同有所不同,例如,旋轉至180°並且安裝在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上板體和下板體之間的彈簧鉸鏈的扭轉彈簧的數量或每個扭轉螺旋彈簧的金屬絲的匝數大於旋轉至90°並且安裝在頂板與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上板體之間的和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下板體和底板之間的彈簧鉸鏈的扭轉彈簧的數量或每個扭轉螺旋彈簧的金屬絲的匝數,因此,與現有技術相比,扭轉螺旋彈簧的數量增多,從而提高了集裝箱體的耐用性,並且集裝箱體能夠更容易地被彈簧鉸鏈的增加了的彈力展開。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折疊集裝箱,在該可折疊集裝箱中每個彈簧鉸鏈都具有導向凹陷部,以便當每個扭轉螺旋彈簧扭轉時,所述導向凹陷部引導所述扭轉螺旋彈簧的相對的腿的軸向運動,並且防止相對的腿突出至彈簧鉸鏈外,從而提高集裝箱的操作效率和耐用性。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折疊集裝箱,在設置在底部的所述扣夾的所述雙重鎖扣鎖定在設置在頂板上的相應的閂上以將所述集裝箱體保持在折疊狀態的狀態中,在扣夾的雙重鎖鉤從閂上解鎖之前,頂板和底板通過獨立的保持杆彼此連接,以使得不論簧鉸鏈的彈力如何都能夠實現雙重鎖鉤從所述閂上解鎖的操作,並且在所述情況中扣夾的每個雙重鎖鉤由獨立的支撐銷支撐以抑制雙重鎖鉤從向上或向下旋轉,因此,與現有技術不同,防止雙重鎖鉤在相應的側板或側板的閂的下端和底板之間被卡住,從而使折疊左側板和右側板的操作平穩。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折疊集裝箱,在該可折疊集裝箱中當折疊的左側板和右側板中的第一個在該折疊的左側板和右側板中的第二個垂直地展開後展開時,第二個側板通過屬於第二側板的扣夾和連接支架保持在垂直地展開的狀態以防止處於垂直展開狀態的第二個側板彎曲並朝向第一個側板傾斜,並且防止第一個側板朝向工作者偏斜,從而實現展開操作並提供安全性。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折疊集裝箱,在該可折疊集裝箱中矽膠填充物填充在頂板、底板、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上板體和下板體之間的連接處,從而增強密封能力並防止水進入。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折疊集裝箱,引導表面形成在集裝箱體的前端板和後端板上,以在向集裝箱體中裝載車輛時引導車輛的進入,從而實現裝載車輛的操作,並且在可折疊集裝箱中在每個左側板和右側板上設置有獨立的門以使得工作者能夠容易地進入集裝箱體。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折疊集裝箱,該可折疊集裝箱包括:集裝箱體,該集裝箱體中限定有裝載空間,該集裝箱體包括:頂板、底板、左側板和右側板,該左側板和右側板垂直設置在所述頂板和所述底板之間的相對側,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中的每一個都包括上板體和下板體,該上板體和下板體通過彈簧鉸鏈沿所述集裝箱體的長度方向彼此連接並連接於的所述頂板和所述底板上,所述彈簧鉸鏈設置在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之間的外部以及所述上板體的上端和所述下板體的下端的內部,以使得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能夠以朝向彼此的方式向內折疊,以及前端板和後端板,該前端板和後端板分別通過底部鉸鏈連接於所述底板的前邊緣和後邊緣以便能夠向內或向外旋轉和折疊;至少一個扣夾,該扣夾設置在所述頂板與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之間的、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下板體與所述底板之間的、以及所述頂板與所述前端板及所述後端板之間的每個連接處,以可釋放地將相關聯的一對元件彼此鎖住,所述扣夾包括:夾部和閂,所述夾部和所述閂彼此面對地設置在相對應的位置,所述夾部具有鎖鉤,該鎖鉤設置為能夠繞軸旋轉,以便該鎖鉤可釋放地鎖到所述閂上;以及側板折疊機構,該側板折疊機構包括旋轉軸,該旋轉軸沿所述集裝箱體的長度方向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集裝箱體中,該旋轉軸通過帶連接到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或所述下板體的連接處连接,以便當所述旋轉軸旋轉以繞所述旋轉軸纏繞所述帶時,向內拉動並折疊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 所述側板折疊機構的所述旋轉軸可以包括沿所述集裝箱體的長度方向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集裝箱體的頂部的中間位置的旋轉軸,其中左側的帶和右側的帶的第一端沿相反的方向繞所述旋轉軸纏繞,並且所述左側的帶和所述右側的帶的第二端分別在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之間的連接處與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連接,因此,當所述旋轉軸旋轉以同時繞所述旋轉軸纏繞所述左側的帶和所述右側的帶時,同時向內拉動並且折疊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中部。 所述側板折疊機構的所述旋轉軸可以包括沿所述集裝箱體的長度方向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集裝箱體的底部的中心位置的旋轉軸,其中左側的帶和右側的帶的第一端沿相反的方向繞所述旋轉軸纏繞,並且所述左側的帶和所述右側的帶的第二端分別在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之間的連接處與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連接,因此,當所述旋轉軸旋轉以同時繞所述旋轉軸纏繞所述左側的帶和所述右側的帶時,同時向內拉動並且折疊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中部。 所述側板折疊機構的所述旋轉軸可以包括沿所述集裝箱體的長度方向分別旋轉地安裝在所述集裝箱體中的兩側的上部或下部的的旋轉軸,其中,所述左側的帶和所述右側的帶的第一端分別連接於所述旋轉軸,並且所述左側的帶和所述右側的帶中的每一個的第二端在相應的側板的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之間的連接處與相對的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中的一個相連以使所述左側的帶和所述右側的帶形成“X”形狀,因此當所述旋轉軸旋轉以繞相應的所述旋轉軸纏繞所述左側的帶和所述右側的帶時,同時向內拉動並且折疊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中部。 所述側板折疊機構的所述旋轉軸可以包括沿所述集裝箱體的長度方向分別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集裝箱體中的兩個側壁的上部或下部的旋轉軸,其中,左側的帶和右側的帶的第一端連接於各自的旋轉軸,並且所述左側的帶和所述右側的帶中的每一個的第二端在相應的側板的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之間的連接處與相對的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中的一個連接以使所述左側帶和所述右側帶形成“X”形狀,因此當所述旋轉軸旋轉以繞相應的所述旋轉軸纏繞所述左側的帶和所述右側的帶時,同時向內拉動並且折疊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中部。 所述側板折疊機構的所述旋轉軸可以包括沿所述集裝箱體的長度方向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集裝箱體中的一個側壁的上部或下部的旋轉軸,其中,所述帶的第一端連接於所述旋轉軸,並且所述帶的第二端水準地連接於與所述旋轉軸相對的所述左側板或所述右側板,因此,當所述旋轉軸旋轉以繞所述旋轉軸纏繞所述帶時,向內拉動並且折疊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中間部分。 所述側板折疊機構可以包括:棘輪齒輪,該棘輪齒輪安裝在所述旋轉軸上;棘輪爪,該棘輪爪設置在與所述棘輪齒輪相鄰的預定位置,以使得所述棘輪爪能夠繞鉸鏈旋轉,所述棘輪爪通過壓縮彈簧彈性地與所述棘輪齒輪接觸,使得所述棘輪齒輪可釋放地鎖到所述棘輪爪上;以及止擋件,該止擋件設置在與所述棘輪爪相鄰的預定位置,所述止擋件可縮回地突出以選擇性地支撐所述棘輪爪,以使得所述棘輪齒輪選擇性地保持在從所述棘輪爪解鎖定的狀態,以允許所述帶選擇性性地從所述旋轉軸上鬆開。 此外,線軸可以通過鍵安裝並緊固在所述旋轉軸上,以使得所述帶繞所述線軸纏繞。 此外,多邊形突起可以設置在所述旋轉軸的一端並且插入通孔中,該通孔形成在所述集裝箱體中,以便所述多邊形突起通過該通孔延伸出所述集裝箱體外,其中,棘輪手柄具有扳鉗孔(wrench hole),該棘輪手柄通過將所述多邊形突起插入所述扳鉗孔中的方式與所述旋轉軸連接,以便能夠通過旋轉在所述集裝箱體外部的所述棘輪手柄來旋轉所述旋轉軸。 優選地,倒U形的鉤可以連接於所述帶的第二端,扣杆可以設置在相應的側板上的與所述側板的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之間的連接處相鄰的位置,以使得所述帶的所述倒U形的鉤可拆卸地鉤在所述扣杆上。 每個所述彈簧鉸鏈可以包括上安裝片和下安裝片,該上安裝片和下安裝片通過軸銷可旋轉地彼此連接,繞該軸銷上裝配有至少一個扭轉螺旋彈簧,其中引導凹陷部以彼此面對的方式分別形成在安裝片的外表面上,以使得所述扭轉螺旋彈簧的相對的腿位於所述引導凹陷部中,並且由所述引導凹陷部引導以防止當所述腿被所述扭轉螺旋彈簧扭轉而沿軸向移動時,所述腿突出至所述安裝片外。 每個所述彈簧鉸鏈可以設置為使得所述扭轉螺旋彈簧的數量根據施加在所述彈簧鉸鏈上的載荷的不同而不同,其中,每個旋轉至180°並且安裝在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之間的所述彈簧鉸鏈的扭轉彈簧的數量大於每個旋轉至90°並且安裝在所述頂板與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之間的以及安裝在所述底板與和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下板體之間的所述彈簧鉸鏈的扭轉彈簧的數量。 每個所述彈簧鉸鏈可以設置為使得每個所述扭轉螺旋彈簧的金屬絲的匝數根據施加在所述彈簧鉸鏈上的載荷而改變,其中,旋轉至180°並且安裝在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之間的所述彈簧鉸鏈的每個所述扭轉螺旋彈簧的金屬絲的匝數大於旋轉至90°並且安裝在所述頂板與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之間的以及安裝在所述底板與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下板體之間的所述彈簧鉸鏈的每個所述扭轉螺旋彈簧的金屬絲的匝數。 所述彈簧鉸鏈的每個所述扭轉螺旋彈簧的金屬絲可以設置為該扭轉螺旋彈簧的金屬絲的橫截面是具有豎直主軸的橢圓形,並且該橢圓形的直徑關於所述扭轉螺旋彈簧的長度方向減小,以使得所述彈簧鉸鏈沿所述扭轉螺旋彈簧的長度方向是緊湊的。 所述可折疊集裝箱還可以包括:多個側板支撐單元,每個所述側板支撐單元包括連接支架和緊固杆,所述連接支架設置在所述頂板與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之間的、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與所述下板體之間的以及所述底板與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下板體之間的連接處的每個前端和後端,所述連接支架的第一端緊固在相關的一對元件中的一個上,所述緊固杆安裝在相關的所述相關的一對元件中的另一個上並且彈性地可拆卸地插入形成在所述連接支架的第二端的支撐孔中,其中所述緊固杆安裝在杆殼中,該杆殼具有沿該杆殼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引導槽和沿周向從所述引導槽的後端延伸的鎖定槽,並且突出柄位於所述緊固杆的預定部位,所述突出柄彈性地沿所述引導槽或所述鎖定槽移動,以使得所述緊固杆插入所述連接支架的所述支撐孔中,從而支撐所述連接支架並且防止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折疊,或者使得所述緊固杆從所述連接支架的所述支撐孔中拆除以釋放所述連接支架。 所述可折疊集裝箱還可以包括:多個保持杆,該保持杆在相應的所述連接支架的下方,設置在所述底板的前端和後端,每個所述保持杆具有鉸鏈銷和緊固銷,所述鉸鏈銷設置在所述保持杆的上部,以使得所述保持杆繞所述鉸鏈銷旋轉並且彈性地從所述底板中拔出或縮進所述底板中,所述緊固銷從所述保持杆的下端朝內突出,以便當折疊所述集裝箱體時,所述緊固銷能夠插入固定在所述頂板上的所述連接支架的所述支撐孔中,從而保持所述集裝箱體的折疊狀態。 設置在所述集裝箱體的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下端的所述扣夾中,至少每個佈置在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相對端的所述扣夾的夾部包括雙重鎖鉤,該雙重鎖鉤包括第一鎖鉤和第二鎖鉤,該第一鎖鉤和第二鎖鉤通過連接環彼此可旋轉地連接,當所述集裝箱體折疊時,所述第一鎖鉤和所述第二鎖鉤可選擇地鎖定在位於相應的所述側板的所述下板體上的所述閂上或鎖定在位於所述頂板上的所述閂上,其中,所述雙重鎖鉤的所述第一鎖鉤通過扭力彈簧彈性地向上偏壓,以防止所述雙重鎖鉤下垂並與地面接觸,並且支撐銷可縮回地從所述夾部的一側縮回以限制所述雙重鎖鉤的彈性地向上旋轉,因此防止所述雙重鎖鉤與所述側板的相應的閂的下部接觸,從而防止阻礙將所述頂板折疊至所述底板上的操作。 設置在所述集裝箱體的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下端的所述扣夾中,至少每個設置在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相對端的所述扣夾的夾部包括上鎖鉤和下鎖鉤,該上鎖鉤和下鎖鉤的相對端通過螺旋彈簧彼此連接,並且所述上鎖鉤和所述下鎖鉤以其相對端穿過相應的所述螺旋彈簧,並且鎖定到該螺旋彈簧的相應的相對端的方式彼此連接,因此,當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中的第一個在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中的第二個垂直地展開後展開時,所述螺旋線圈彈性地支撐展開的所述第二個側板,以便能夠防止所述第二個側板在所述第二個側板和所述底板之間的連接處偏向所述第一個側板。 此外,座槽(seating groove)可以形成在所述頂板、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半體、以及所述底板之間的每個接觸表面的周圍,並且所述座槽中填充有矽膠填充物以確保所述頂板、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以及所述底板之間的密封。 此外,外側具有入口坡道的引導表面形成在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後端板的內表面的每個相對端上,以使得當將車輛裝載到所述集裝箱體中時,所述車輛能夠沿所述引導表面進入集裝箱體內。 以下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8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可折疊集裝箱包括集裝箱體100,該集裝箱體100中限定有裝載空間2。集裝箱體100包括頂板10、底板20、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以及前端板50和後端板50’。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垂直設置在頂板10和底板20之間的相對側。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中的每一個都包括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左側板30的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與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通過彈簧鉸鏈40彼此連接,並通過彈簧鉸鏈40’沿集裝箱體的長度方向連接於頂板10和底板20,彈簧鉸鏈40設置在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之間的外部以及上板體31的上端和下板體32的下端的內部。因此,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能夠以朝向彼此的方式向內折疊。前端板50和後端板50’分別通過底部鉸鏈40’’連接於底板20的前邊緣和後邊緣,以便可以向內或向外旋轉和折疊。此外,根據本發明的可折疊集裝箱還包括至少一個扣夾60,該扣夾60設置在頂板10與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之間的、底板20與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下板體32之間的以及頂板10與前端板50、頂板10與後端板50’之間的每個連接處,以可釋放地鎖住相關聯的一對元件。扣夾60包括夾部61和閂67,該夾部61和閂6彼此面地對7設置在的相對應位置。夾部61包括鎖鉤,該鎖鉤設置為可繞軸旋轉,以便該鎖鉤可釋放地鎖在閂67上,從而可釋放地鎖住相關聯的一對元件。 扣夾60的扣夾部61包括安裝板62、夾體63、鎖64和鎖鉤65,夾體63鉸接在安裝板62上,鎖64彈性地鎖定在夾體63的矩形孔63a中,鎖鉤65樞轉地連接於夾體63的一端。 特別地,本發明還包括側板折疊機構200。該側板折疊機構200包括旋轉軸210,並且側板折疊機構200沿可折疊集裝箱的長度方向可旋轉地安裝在集裝箱體100中。旋轉軸210通過帶與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連接,以便當旋轉軸210旋轉以繞旋轉軸210纏繞所述帶時,向內拉動並折疊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 在本發明中,側板折疊機構200可以以多種不同的方式實施。可將側板折疊機構200的實施方式分類為同時折疊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結構和單獨折疊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結構。 在側板折疊機構200的一種實施方式中,如圖11和圖12所所示,旋轉軸210沿集裝箱的長度方向可旋轉地安裝在集裝箱體100內的頂部或底部的中心部位。左側的帶220的第一端和右側的帶220的第一端沿相反的方向繞旋轉軸210纏繞。左側的帶220的第二端和右側的帶220的第二端分別在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之間的連接處與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連接。因此,當旋轉軸210旋轉以同時繞旋轉軸210纏繞左側的帶220和右側的帶220時,同時向內拉動並且折疊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 在側板折疊機構200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如圖13和圖14所所示,旋轉軸210沿集裝箱的長度方向的分別可旋轉地安裝在集裝箱體100中的上部或下部的兩側。左側的帶220的第一端和右側的帶220的第一端分別連接於旋轉軸210。左側的帶220的第二端和右側的帶220的第二端中的每一個在相對應的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之間的連接處與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中相反的一個連接,以使得左側的帶220和右側的帶220形成“X”形狀。因此,當旋轉軸210旋轉以繞相應的旋轉軸210纏繞左側的帶220和右側的帶220時,同時向內拉動並且折疊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 在側板折疊機構200的還一種實施方式中,如圖15和圖16所示,旋轉軸210沿集裝箱的長度方向分別可旋轉地安裝在集裝箱體100內的兩側壁的上部或下部。左側的帶220的第一端和右側的帶220的第一端分別連接於旋轉軸210。左側的帶220的第二端和右側的帶220的第二端中的每一個在相對應的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之間的連接處與相對的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中的一個連接,以使得左側的帶220和右側的帶220形成“X”形狀。因此,當旋轉軸210旋轉以繞相應的旋轉軸210纏繞左側的帶220和右側的帶220時,同時向內拉動並且折疊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 在側板折疊機構200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如圖17和圖18所示,旋轉軸210沿集裝箱的長度方向可旋轉地安裝在集裝箱體100內的一個側壁的上部或下部。帶220的第一端連接於旋轉軸210。帶220的第二端水準地連接於左側板30或右側板30’,該左側板30或右側板30’位於旋轉軸210的相對側。因此,當旋轉軸210旋轉以繞旋轉軸210纏繞帶220時,向內拉動並且折疊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中部。 如圖9和圖10所示,在側板折疊機構200中,旋轉軸210上裝有棘輪齒輪211。棘輪爪212設置在與棘輪齒輪211相鄰的預定位置。棘輪爪212可繞鉸鏈旋轉並且通過壓縮彈簧212a與棘輪齒輪211彈性地接觸,使得棘輪齒輪211與棘輪爪212鎖定或者解鎖。此外,止擋件213設置在與棘輪爪212相鄰的預定位置,止擋件213並且可縮回的突出以選擇性地支撐棘輪爪212,從而使棘輪齒輪211選擇性地保持為從棘輪爪212解鎖。因此,當棘輪齒輪211與棘輪爪212解鎖時,能夠使帶220從旋轉軸210上鬆開。旋轉軸210由單獨的軸承可旋轉地支撐。線軸215通過鍵安裝並緊固在旋轉軸210上,以使所述帶繞線軸215纏繞。此外,多邊形突起217設置在旋轉軸210的一端。該多邊形突起217插入形成在集裝箱體100中的通孔105中以使多邊形突起217延伸至集裝箱體100外。因此,具有扳鉗孔235的棘輪手柄230通過將多邊形突起217插入扳鉗孔235的方式與旋轉軸210連接。因此,可通過旋轉在集裝箱體100外部的棘輪手柄230來旋轉旋轉軸210。 如圖19所示,倒U形的鉤222連接於帶220的第二端。扣杆225設置在左側板30或右側板30’上的與該左側板30或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之間的連接處相鄰的位置,以使得帶220的倒U形的鉤222可拆卸地鉤在扣杆225上。 同時,如圖26至圖28所示,彈簧鉸鏈40、40’中的每一個都包括上安裝片41和下安裝片41,該上安裝片41和下安裝片41通過軸銷45可旋轉地彼此連接,該軸銷45上裝配有至少一個扭轉螺旋彈簧46。引導凹陷部43以彼此相對的方式分別形成在安裝片41的外表面上,以使得扭轉螺旋彈簧46的相對的腿47設置在引導凹陷部43中,並且由該引導凹陷部43引導,以防止當腿47被扭轉螺旋彈簧46扭轉而沿軸向移動時,腿47突出至安裝片41外。 彈簧鉸鏈40、40’可以設置為扭轉螺旋彈簧46的數量根據施加在彈簧鉸鏈40、40’上的載荷而改變。優選地,每個旋轉至180°並且安裝在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之間的彈簧鉸鏈的扭轉螺旋彈簧46的數量大於每個旋轉至90°並且安裝在頂板10和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之間的彈簧鉸鏈的扭轉螺旋彈簧46的數量,並大於安裝在底板20和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下板體32之間的彈簧鉸鏈的扭轉螺旋彈簧46的數量。 此外,彈簧鉸鏈40、40’設置為使得每個扭轉螺旋彈簧46的金屬絲46a的匝數根據施加在彈簧鉸鏈40、40’上的不同載荷而不同。優選地,旋轉至180°並且安裝在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之間的彈簧鉸鏈的每個扭轉螺旋彈簧46的金屬絲46a的匝數大於旋轉至90°並且安裝在頂板10和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之間的以及安裝在底板20和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下板體32之間的彈簧鉸鏈的每個扭轉螺旋彈簧46的金屬絲46a的匝數。 如圖29和圖30所示,在彈簧鉸鏈40、40’中,扭轉螺旋彈簧46的金屬絲46a設置為該扭轉螺旋彈簧46的金屬絲46a的橫截面是具有豎直的主軸的橢圓形,並且該橢圓形的直徑關於彈簧46的長度方向減小。因此,彈簧鉸鏈40、40’沿彈簧46的長度方向是緊湊的。 同樣的,因為彈簧鉸鏈40、40’具有關於長度方向的緊湊的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可以增加沿集裝箱體的長度方向佈置的彈簧鉸鏈的數量。因此,能夠增加彈簧鉸鏈40、40’的彈力以能夠容易地展開處於折疊狀態的集裝箱體100。 此外,如圖20和圖22中所示,本發明還包括多個側板支撐單元300,每個側板支撐單元300都具有連接支架310和緊固杆320。連接支架310設置在頂板10與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之間的、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與下板體32之間的以及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下板體32與底板20之間的連接處的前端和後端。連接支架310的第一端緊固在相關的一對元件中的一個上,緊固杆320安裝在相關的一對元件中的另一個上並且彈性地且可拆卸地插入支撐孔312中,該支撐孔312形成在連接支架310的第二端。緊固杆320安裝在杆殼330中。引導槽332沿杆殼330的長度方向形成在該杆殼330中,並且鎖定槽333沿杆殼330的周向從引導槽332的後端延伸出。設置在緊固杆320的預定部位上的突出柄322沿引導槽332或鎖定槽333彈性地移動,以使得緊固杆320插入連接支架310的支撐孔312中,從而支撐連接支架310並且防止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折疊,或者使得緊固杆320從連接支架310的支撐孔312中拆除以釋放連接支架310。 此處,從屬於頂板10和底板20的連接支架310設置為緊固在頂板10和底板20上。 此外,如圖23至圖25所示,本發明還包括多個保持杆400,該保持杆400位於相應的連接支架310的下方,設置在底板20的前端和後端。鉸鏈銷410設置在每個保持杆400的上部。保持杆400繞鉸鏈銷410旋轉並且彈性地從底板20拔出或縮進底板20中。緊固銷415從保持杆400的下端朝內突出以便當集裝箱體100折疊時,緊固銷415能夠插入固定在頂板10上的連接支架310的支撐孔312中,從而使集裝箱體100保持在折疊狀態。 由於這種結構,當頂板10、左側板30、右側板30’和底板20處於折疊狀態時,能夠限制彈簧鉸鏈40的彈力,從而能夠實施扣夾60的鎖定和解鎖操作。 同時,如設置在集裝箱體100的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下端的扣夾60的圖32所示,在本發明中,設置在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相對端的每個扣夾60都包括雙重鎖鉤65’,該雙重鎖鉤65’包括兩個鎖鉤65a和65b,該兩個鎖鉤65a和65b通過連接環66彼此可旋轉地連接。當集裝箱體100折疊時,兩個鎖鉤65a和65b選擇性地鎖定在設置在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下板體的閂67上或鎖定在設置在頂板10的閂67上。 雙重鎖鉤65’的鎖鉤65a通過扭力彈簧69彈性地向上偏壓,以防止雙重鎖鉤65’下垂以及與地面接觸。此外,支撐銷80可縮回地從夾部61的一側縮回以限制雙重鎖鉤65’的彈性地向上旋轉,因此防止雙重鎖鉤65’與側板的相對應的閂的下部接觸,從而防止不能正確地將所述側板折疊在底板20上。 在本實施方式中,支撐銷80設置為由工作者手工推動以縮進夾部61中,並且通過手工操縱按鈕將支撐銷80從夾部61彈性地拔出。 可選地,在本發明中,如設置在集裝箱體100的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下端的扣夾60的圖33所示,位於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相對端的每個扣夾60可包括夾部61,該夾部61包括上鎖鉤65-1和下鎖鉤65-2,該上鎖鉤65-1和下鎖鉤65-2通過螺旋彈簧70在它們的相對端彼此連接。上鎖鉤65-1和下鎖鉤65-2以它們的相對端穿過相應的螺旋彈簧70並且鎖定到螺旋彈簧70的相應的相對端的方式彼此連接。因此,當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中的第二個垂直地展開後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中的第一個折疊時,螺旋彈簧70彈性地支撐展開的第二個側板,以便能夠防止第二個側板在該第二個側板和底板之間的連接處偏向第一個側板。 同時,如圖35和圖36所示,在頂板10、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以及底板20之間的每個接觸表面的周圍形成有座槽425。矽膠填充物420填充在座槽425中以確保相關聯的一對元件之間的密封。 此外,在集裝箱體100的每個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中部設置有門150,並且該門150繞設置在門150一側的鉸鏈旋轉以打開或關閉。外側具有入口坡道56的引導表面55形成在前端板50和後端板50’的內表面的每個相對端上,以使得例如當將車輛裝載到集裝箱中時,車輛通過引導表面55進入集裝箱體內。 在圖中,參考標記219表示旋轉軸210的支撐軸承,參考標記335和參考標記415分別表示彈性地支撐緊固杆320和保持杆400的鉸鏈銷的彈簧。 以下將描述具有上述結構的本發明的操作和效果。 第一,當本發明的可折疊集裝箱為空的和未裝貨物時,集裝箱體100保持在折疊狀態以被儲存、裝載、卸載或運輸。詳細地,鬆開將集裝箱體100的前端板50和後端板50’固定在頂板10上的扣夾60。隨後繞下鉸鏈40’’朝內旋轉前端板50和後端板50’,並將前端板50和後端板50’折疊在集裝箱體100中的底板20的上表面上。 然後,鬆開將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緊固在頂板10和底板20上的扣夾60。 隨後,從連接支架310上釋放由連接支架310垂直地支撐的頂板10、左側板30、右側板30’和底板20,該連接支架310設置在頂板10與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之間的、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與下板體32之間的以及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下板體32與底板20之間的連接處的前端和後端上。 換句話說,工作者握住彈性地插入連接支架310的支撐孔312中的緊固杆320的突出柄322,沿杆殼330的引導槽332彈性地朝後移動突出柄322,然後工作者旋轉並定位突出柄322以使得突出柄332被鎖定至從引導槽332延伸出的鎖定槽333並被蓋鎖定槽333支撐。 此時,將緊固杆320移出連接支架310的支撐孔312以便從連接支架311釋放由連接支架310垂直支撐的相關聯的元件。 然後,繞相應的鉸鏈40和鉸鏈40’向內旋轉集裝箱體100的頂板10、左側板30、右側板30’和底板20以將該頂板10、左側板30、右側板30’和底板20折疊。 特別地,在本發明中,由於使用了側板折疊機構200,通過少量工作者能夠容易地並且安全地折疊集裝箱體100的頂板10、左側板30、右側板30’和底板20。 詳細地,為了沿鬆開帶220的方向旋轉集裝箱體100的旋轉軸210,縮回止擋件213以使得鎖定棘輪齒輪211的棘輪爪212釋放棘輪齒輪211從而允許棘輪齒輪211沿鬆開帶220的方向旋轉。 然後,當帶220從旋轉軸210的線軸215鬆開時,設置在帶220端部的倒U形鉤222鉤在扣杆225上,該扣杆225設置在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與下板體32之間。 隨後,縮回止擋件213以支撐棘輪爪212以便將旋轉軸210的棘輪齒輪211再次鎖定到棘輪爪212上,因此限制棘輪齒輪211沿鬆開帶220的方向旋轉。 從這個狀態,旋轉旋轉軸210以繞線軸215纏繞帶220。為了繞線軸215纏繞帶220,棘輪手柄230的扳鉗孔235裝配至插入形成在集裝箱體100的內表面上的通孔105中的旋轉軸210的多邊形突起217,然後旋轉棘輪手柄230。從而,旋轉旋轉軸210,因此繞線軸215纏繞帶220。 由於旋轉旋轉軸210以纏繞220的操作,帶220朝內拉動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因此,當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繞設置在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與下板體32之間的、頂板10與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之間的以及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下板體32與底板20之間的連接處的彈簧鉸鏈40和彈簧鉸鏈40’彈性地向內旋轉的時候,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折疊。 此處,如上所述,旋轉軸210在集裝箱體100中的設置的位置可以改變為設置在多種其他位置。 例如,如圖11和圖12所示,旋轉軸210可以可旋轉地設置在集裝箱體100內的頂部或底部沿集裝箱的長度方向的中心部位。在這種情況下,沿相反的方向繞旋轉軸210的線軸215纏繞左側的帶220和右側的帶220。左側的帶220和右側的帶220的端部分別與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中部連接。當旋轉軸210旋轉時,左側的帶220和右側的帶220同時繞線軸215纏繞以便同時向內拉動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並且折疊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 可選地,如圖13和圖14所示,兩個旋轉軸210可以沿集裝箱的長度方向的分別配置在集裝箱體100的上部和下部的兩側。在這種情況下,左側的帶220和右側的帶220與相應的旋轉軸210的線軸215連接。左側的帶220和右側的帶220的端部與相應的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中部連接以使得左側的帶220和右側的帶220形成“X”形狀。當旋轉軸210旋轉以繞相應的線軸215纏繞左側的帶220和右側的帶220時,動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被向內拉並且折疊。 作為另一種選擇,如圖15和圖16所示,旋轉軸210可設置在集裝箱體100的兩個側壁的上部和下部。在這種情況下,左側的帶220和右側的帶220與相應的旋轉軸210的線軸215連接。左側的帶220和右側的帶220的端部與相應的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中部連接以使得左側的帶220和右側的帶220形成“X”形狀。當旋轉軸210旋轉以繞相應的線軸215纏繞左側的帶220和右側的帶220時,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被向內拉動並且折疊。 作為另一種選擇,如圖17和圖18所示,可使用一個旋轉軸210和一個線軸215。在這種情況下,旋轉軸210配置在集裝箱體100中的一個側壁的上部或下部。與旋轉軸210的線軸215連接的帶220的端部水準地連接於與旋轉軸210相對設置的左側板30或右側板30’。當旋轉軸210旋轉以繞線軸215纏繞帶220時,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被向內拉動並且折疊。 同樣的,在本發明中,由於通過旋轉旋轉軸210折疊左側板和右側板,通過少量的工作者能夠容易地實現折疊集裝箱體100的操作。此外,當折疊集裝箱體100時,工作者可以在集裝箱體100外,從而保證在折疊操作過程中的安全。 集裝箱體100折疊後,集裝箱體100能夠通過扣夾60保持在折疊狀態,該扣夾60設置在底板20的兩側的相對端。為此,每個扣夾60包括都雙重鎖鉤65’,該雙重鎖鉤65’包括兩個鎖鉤65a和65b,該兩個鎖鉤65a和65b通過連接環66彼此可旋轉地連接。扣夾60的雙重鎖鉤65’鉤在設置在頂板10上的相應的閂67上。因此,將頂板10、左側板30、右側板30’、底板20、前端板50和後端板50’保持在折疊狀態。 當儲存、裝載、卸載和運輸集裝箱體100時,集裝箱體100保持在折疊狀態。 為了在處於折疊狀態的集裝箱體100中儲存各種貨物,必須展開集裝箱體100。 為了展開集裝箱體100,首先,打開將集裝箱體100保持在折疊狀態的扣夾60的雙重鎖鉤65’。 此處,當保持杆400使集裝箱體100保持在折疊狀態時,實施將扣夾60的雙重鎖鉤65’解鎖的操作。為此,從底板20上彈性地撤出設置在底板20的前端和後端的相對側的保持杆400並且繞相應的鉸鏈銷410向上旋轉該保持杆400。隨後,將保持杆400的緊固銷415插入設置在頂板10上的連接支架310的相應的支撐孔312,從而保持集裝箱體100的折疊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扣夾60的雙重鎖鉤65’是解鎖的。 在這種狀態下,集裝箱體100由保持杆400支撐,以便限制彈簧鉸鏈40的彈力。因此,能夠實現扣夾60的雙重鎖鉤65’的解鎖操作。 雙重鎖鉤65’解鎖後,通過從頂板10中移除相應的保持杆400,沿垂直方向展開左側板30或右側板30’。左側板30或右側板30’通過相應的彈簧鉸鏈40和40’的扭轉螺旋彈簧46的彈力垂直的展開,彈簧鉸鏈40和40’設置在頂板10與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之間、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之間以及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下板體32與底板20之間。 當處於這種狀態時,垂直展開的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通過相應的連接支架310支撐以保持在垂直地展開狀態。 詳細地,將每個鎖定到杆殼330的相應鎖定槽333中的緊固杆320的突出柄322從鎖定槽333移除,以使得緊固杆320彈性地前進並插入相應的連接支架310的支撐孔312中。然後,垂直展開的左側板30和或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能夠通過連接支架310保持在垂直狀態。此外,在扣夾60設置在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下端的情況下,每個設置在左側板30和右側30’的相對端的扣夾60設置為使鎖鉤65分成上部和下部,該上部和下部通過螺旋彈簧70’彈性地彼此連接,扣夾60的鎖鉤65彈性地鉤在相應的閂67以彈性地鎖到側板30和30’的下板體32。 同樣的,垂直展開的左側板30或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由連接支架310垂直地支撐,並且下板體32通過具有帶有螺旋彈簧70的鎖鉤65的扣夾60緊固於底板20上。因此,當左側板30或右側板30’中的另一個沿垂直方向展開時,能夠防止先展開的左側板30或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彎曲並朝要展開的側板30和30’傾斜。此外,由於扣夾60的鎖鉤65鎖到先展開的左側板30或右側板30’的下板體,並且扣夾60的螺旋彈簧70彈性地延伸,防止了先展開的側板30或30’朝工作者偏斜。 在這種情況下,與展開的左側板30或右側板30’中先展開的相對設置的左側板30或右側板30’能夠沿垂直方向安全地展開。當然,同樣地,這個左側板30或右側板30’通過彈簧鉸鏈40和40’的扭轉螺旋彈簧46的彈力沿垂直方向展開,所述彈簧鉸鏈40和40’設置在底板10與側板30和30’的上板體31之間、側板30和30’的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之間以及側板30和30’的下板體32和底板20之間。 特別地,在本發明中,每個彈簧鉸鏈40、40’設置為將引導凹陷部43形成在安裝片41的外表面上以防止扭轉螺旋彈簧46的相對的腿47突出至安裝片41的外。此外,當扭轉螺旋彈簧46扭轉時,腿47沿引導凹陷部43移動。因此,能夠平穩地折疊或展開頂板10、左側板30、右側板30’和底板20。 優選地,設置在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與下板體32之間的連接處並且在180°角度範圍內旋轉的每個彈簧鉸鏈40的扭轉螺旋彈簧46的數量大於設置在頂板10與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之間的以及底板20與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下板體32之間的連接處並且在90°角度範圍內旋轉的每個彈簧鉸鏈40’的扭轉螺旋彈簧46的數量。此外,在180°角度範圍內旋轉的彈簧鉸鏈40的扭轉螺旋彈簧46的匝數可以大於在90°角度範圍內旋轉的彈簧鉸鏈40’的扭轉螺旋彈簧46的匝數。因此,能夠提高集裝箱的操作效率和耐用性。 此外,每個扭轉螺旋彈簧46的金屬絲46a設置為該金屬絲46a的截面為具有豎直的主軸的橢圓形並且該橢圓形的直徑關於彈簧46的長度方向減小,因此扭轉螺旋彈簧46沿該扭轉螺旋彈簧46的長度方向緊湊。因此,可安裝的彈簧鉸鏈40、40’的數量增多,從而增大了彈簧鉸鏈40、40’的彈力。因此,能夠更平穩地實現展開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操作。 在集裝箱體100展開後,將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通過相應的扣夾60固定在頂板10上,並且將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下板體32通過相應的扣夾60固定在底板20上。 此外,通過連接支架310將頂板10、底板20以及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緊固至彼此。為此,將鎖到相應的杆殼330的鎖槽333上的每個緊固杆320的突出手柄322從鎖槽333中移除,以便緊固杆320彈性地前進並插入相應的連接支架310的支撐孔312中。然後,垂直展開的頂板10、底板20以及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能夠通過連接支架310保持在垂直支撐的狀態。 同樣地,在集裝箱體100完全展開後,將各種貨物儲存進集裝箱體100內。 例如,當將車輛裝載入集裝箱體100中時,車輛能夠沿引導表面55上的入口坡道56更平穩地移動,該引導表面55形成在前端板50和後端板50’的相對端。 此外,設置在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中的每一個上的並且可通過鉸鏈旋轉的門150能夠用於打開集裝箱體100。工作者能夠容易地通過門150進出集裝箱體100。 在具有上述結構和操作的本發明的可折疊集裝箱中,當裝載或卸載集裝箱時,設置在頂板的各個角上的角鑄件500由集裝箱搬運機構握住並移動。此時,通過彈簧鉸鏈40和40’、扣夾60和連接支架310,集裝箱體100能夠可靠地保持在垂直支撐的狀態。 此外,樹脂填充物420安裝在減壓槽(easing groove)425中,減壓槽425形成在頂板10、左側板30和右側板30’的上板體31和下板體32以及底板20之間的每個接觸表面的周圍,從而確保相關聯的元件之間的密封。因此,能夠可靠地防止水進入集裝箱從而能夠安全的貯藏、裝載、卸載及運輸貨物。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可折疊集裝箱可貯存各種貨物並通過船等運輸,其中少量的工作者能夠使用折疊機構容易地折疊或展開集裝箱體從而方便地運輸集裝箱,並且將使用空間的最佳化。此外,由於集裝箱體能夠可靠地保持在折疊或展開狀態,該可折疊集裝箱具有較好的耐用性並且能夠安全地使用。 特別地,折疊機構設置為使繞旋轉軸的帶在臨近在鄰近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上板體和下板體之間的連接處的部位與左側板和右側板連接。因此,工作者向內拉動並折疊左側板和右側板,所述工作者位於集裝箱體的外部,使用棘輪手柄以使帶繞旋轉軸纏繞來實現旋轉旋轉軸的簡單操作。因此,只需要少量工作者就能實現折疊集裝箱體的操作,並且能夠確保操作的安全性。 此外,集裝箱體的頂部、左側板、右側板和底板在垂直地展開後不僅通過彈簧鉸鏈還通過連接支架彼此連接。因此,即使當設置在頂部的各個角的角鑄件由集裝箱運輸工具握住、提起並移動以移動集裝箱體時,集裝箱體在垂直或水準方向的耐用性也能夠顯著地提高。 改進彈簧金屬絲的橫截面結構並且根據施加的載荷的不同,彈簧鉸鏈的扭轉螺旋彈簧的數量或每個扭轉螺旋彈簧的金屬絲的匝數有所不同,例如,旋轉至180°並且安裝在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上板體和下板體之間的彈簧鉸鏈的扭轉螺旋彈簧的數量或每個扭轉螺旋彈簧的金屬絲的匝數大於旋轉至90°並且安裝在頂板與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上板體之間的以及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下板體與底板之間的彈簧鉸鏈的扭轉螺旋彈簧的數量或每個扭轉螺旋彈簧的金屬絲的匝數。因此,與現有技術相比,扭轉螺旋彈簧的數量增多,從而提高了集裝箱體的耐用性,並且集裝箱體能夠更容易地被彈簧鉸鏈的增加了的彈力展開。此外,每個彈簧鉸鏈具有引導凹陷部以便當每個扭轉螺旋彈簧扭轉時,凹陷部引導扭轉螺旋彈簧的相對的腿的軸向移動,並且防止相對的腿突出至彈簧鉸鏈外,從而提高集裝箱的操作效率和耐用性。 此外,從設置在底部的扣夾的雙重鎖鉤鎖頂在位於頂板上的相應的閂上以將集裝箱體保持在折疊狀態的狀態中,在扣夾的雙重鎖鉤從閂上解鎖前,頂板和底板通過獨立的保持杆彼此連接。因此,不論彈簧鉸鏈的彈力如何都能夠實現扣夾的雙重鎖鉤從閂上解鎖的操作。扣夾的每個雙重鎖鉤由獨立的支撐銷支撐以限制雙重鎖鉤向上或向下旋轉,因此與現有技術不同,防止雙重鎖鉤在相應的側板之間或側板的閂的下端與底板之間被卡住,從而使折疊左側板和右側板的操作平穩。 當集裝箱體的折疊的左側板和右側板中的第一個在該折疊的左側板和右側板中的第二個垂直地展開後展開時,第二個側板通過屬於第二側板的扣夾和連接支架保持在垂直地展開的狀態。因此,防止處於垂直地展開狀態的第二個側板折疊並朝第一個側板傾斜,並且防止第一個側板朝向工作者偏斜,從而實現展開操作並提高安全性。 此外,矽膠填充物填充在頂板、底板與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上板體和下板體之間的連接處,從而提高密封能力並防止水進入。此外,引導表面形成在集裝箱體的前端板和後端板上以在向集裝箱體中裝載車輛時引導車輛的進入,從而實現裝載車輛的操作。此外,每個左側板和右側板上設置有獨立的門以使得工作者能夠容易地進入集裝箱體。 雖然出於說明的目的公開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在附加的權利要求的範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修改、增加和替換。 2...裝載空間 10...頂板 20...底板 30...左側板 30’...右側板 31...上板體 32...下板體 40...彈簧鉸鏈 40’...彈簧鉸鏈 41...安裝片 43...凹陷部 45...軸銷 46...扭轉螺旋彈簧 46a...金屬絲 47...腿 50...前端板 50’...後端板 55...引導表面 56...入口坡道 60...扣夾 61...夾部 62...安裝板 63...夾體 63a...矩形孔 64...鎖 65...鎖鉤 65’...雙重鎖鉤 65a...鎖鉤 65b...鎖鉤 65-1...上鎖鉤 65-2...下鎖鉤 67...閂 69...扭力彈簧 70...螺旋彈簧 80...支撐銷 100...集裝箱體 105...通孔 150...門 200...側板折疊機構 210...旋轉軸 211...棘輪齒輪 212...棘輪爪 212a...壓縮彈簧 213...止擋件 215...線軸 217...多邊形突起 219...支撐軸承 220...帶 222...鉤 225...扣杆 230...棘輪手柄 235...扳鉗孔 300...側板支撐單元 310...連接支架 312...支撐孔 320...緊固杆 322...突出柄 330...杆殼 332...引導槽 333...鎖定槽 335...彈簧 400...保持杆 410...鉸鏈銷 415...緊固銷 420...矽膠填充物 425...座槽 500...角鑄件 通過以下配合附圖的詳細描述,可以更清晰的理解本發明的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特徵和優點。 圖1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可折疊集裝箱的外部外觀的透視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可折疊集裝箱的左視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可折疊集裝箱的右視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可折疊集裝箱的正視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可折疊集裝箱的後視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可折疊集裝箱的正剖視圖; 圖7是圖6中圓圈部分“A”的放大圖; 圖8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可折疊集裝箱的一部分的剖視圖; 圖9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側板的折疊機構的結構的側視圖; 圖10是顯示圖9中的棘輪齒輪的正視圖; 圖11至圖18是顯示安裝根據本發明的旋轉軸的各種實施方式的正視圖; 圖19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帶的連接部分的透視圖; 圖20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側支撐單位的結構的正視圖; 圖21是顯示圖20中的重要部分的結構的剖視圖; 圖22是顯示圖20中的所述重要部分的結構的主視圖; 圖23是顯示安裝根據本發明的保持板的正視圖; 圖24是圖23的側剖視圖; 圖25是顯示圖23的操作的視圖; 圖26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的鉸鏈的實施方式的透視圖; 圖27是圖26的剖視圖; 圖28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的鉸鏈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透視圖; 圖29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的鉸鏈的還一種實施方式的透視圖; 圖30是圖29的彈簧的剖視圖; 圖31至圖33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的扣夾的幾種實施方式的前視圖; 圖34是顯示使用根據本發明的扣夾的雙掛鉤的前視圖; 圖35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密封填料的連接結構的剖視圖; 圖36是圖35中圓圈部分“B”的放大圖; 圖37和圖38是連續顯示根據本發明的集裝箱體的折疊過程的示例的圖。 10...頂板 20...底板 30...左側板 30’...右側板 31...上板體 32...下板體 40...彈簧鉸鏈 40’...彈簧鉸鏈 50...前端板 60...扣夾 65...鎖鉤 65’...雙重鎖鉤 100...集裝箱體 150...門 500...角鑄件
权利要求:
Claims (20) [1] 一種可折疊集裝箱,該可折疊集裝箱包括:集裝箱體,該集裝箱體中限定有裝載空間,該集裝箱體包括:頂板;底板;左側板和右側板,該左側板和右側板垂直設置在所述頂板和所述底板之間的相對側,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中的每一個都包括上板體和下板體,該上板體和下板體通過彈簧鉸鏈沿所述集裝箱體的長度方向彼此連接並連接於所述頂板和所述底板上,所述彈簧鉸鏈設置在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之間的外部以及所述上板體的上端和所述下板體的下端的內部,以使得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能夠以朝向彼此的方式向內折疊;以及前端板和後端板,該前端板和後端板分別通過底部鉸鏈連接於所述底板的前邊緣和後邊緣以便能夠向內或向外旋轉和折疊;至少一個扣夾,該扣夾設置在所述頂板與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之間的、所述底板與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下板體之間的以及所述頂板與所述前端板及所述後端板之間的每個連接處,以可釋放地將相關聯的一對元件彼此鎖住,所述扣夾包括:夾部和閂,所述夾部和所述閂彼此面對地設置在相對應的位置,所述夾部具有鎖鉤,該鎖鉤設置為能夠繞軸旋轉,以便該鎖鉤可釋放地鎖到所述閂上;以及側板折疊機構,該側板折疊機構包括旋轉軸,該旋轉軸沿所述集裝箱體的長度方向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集裝箱體中,該旋轉軸通過帶連接到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或所述下板體的連接處,以便當所述旋轉軸旋轉以繞所述旋轉軸纏繞所述帶時,向內拉動並折疊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 [2] 如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折疊集裝箱,其中,所述側板折疊機構的所述旋轉軸包括沿所述集裝箱體的長度方向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集裝箱體的頂部的中心部位的旋轉軸,其中左側的帶和右側的帶的第一端沿相反的方向繞所述旋轉軸纏繞,並且所述左側的帶和所述右側的帶的第二端分別在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之間的連接處與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連接,因此,當所述旋轉軸旋轉以同時繞所述旋轉軸纏繞所述左側的帶和所述右側的帶時,同時向內拉動並且折疊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中部。 [3] 如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折疊集裝箱,其中,所述側板折疊機構的所述旋轉軸包括沿所述集裝箱體的長度方向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集裝箱體的底部的中心部位的旋轉軸,其中左側的帶和右側的帶的第一端沿相反的方向繞所述旋轉軸纏繞,並且所述左側的帶和所述右側的帶的第二端分別在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之間的連接處與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連接,因此,當所述旋轉軸旋轉以同時繞所述旋轉軸纏繞所述左側的帶和所述右側的帶時,同時向內拉動並且折疊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中部。 [4] 如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折疊集裝箱,其中,所述側板折疊機構的所述旋轉軸包括沿所述集裝箱體的長度方向分別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集裝箱體的兩側的上部或下部的旋轉軸,其中,左側的帶和右側的帶的第一端分別連接於所述旋轉軸,並且所述左側的帶和所述右側的帶中的每一個的第二端在相應的側板的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之間的連接處與相對的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中的一個相連以使所述左側的帶和所述右側的帶形成“X”形狀,因此當所述旋轉軸旋轉以繞相應的所述旋轉軸纏繞所述左側的帶和所述右側的帶時,同時向內拉動並且折疊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中部。 [5] 如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折疊集裝箱,其中,所述側板折疊機構的所述旋轉軸包括沿所述集裝箱體的長度方向分別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集裝箱體的兩個側壁的上部或下部的旋轉軸,其中,左側的帶和右側的帶的第一端連接於各自的旋轉軸,並且所述左側的帶和所述右側的帶中的每一個的第二端在相應的側板的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之間的連接處與相對的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中的一個連接以使所述左側的帶和所述右側的帶形成“X”形狀,因此當所述旋轉軸旋轉以繞相應的所述旋轉軸纏繞所述左側的帶和所述右側的帶時,同時向內拉動並且折疊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中部。 [6] 如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折疊集裝箱,其中,所述側板折疊機構的所述旋轉軸包括沿所述集裝箱體的長度方向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集裝箱體的一個側壁的上部或下部的旋轉軸,其中,所述帶的第一端連接於所述旋轉軸,並且所述帶的第二端水準地連接於與所述旋轉軸相對的所述左側板或所述右側板,因此,當所述旋轉軸旋轉以繞所述旋轉軸纏繞所述帶時,向內拉動並且折疊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中部。 [7] 如申請範圍第2項至第6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可折疊集裝箱,其中,所述側板折疊機構包括:棘輪齒輪,該棘輪齒輪安裝在所述旋轉軸上;棘輪爪,該棘輪爪設置在與所述棘輪齒輪相鄰的預定位置,以使得所述棘輪爪能夠繞鉸鏈旋轉,所述棘輪爪通過壓縮彈簧彈性地與所述棘輪齒輪接觸,使得所述棘輪齒輪可釋放地鎖到所述棘輪爪上;以及止擋件,該止擋件設置在與所述棘輪爪相鄰的預定位置,所述止擋件可縮回地突出以選擇性地支撐所述棘輪爪,以使得所述棘輪齒輪選擇性地保持在從所述棘輪爪解鎖的狀態,以允許所述帶選擇性地從所述旋轉軸上鬆開。 [8] 如申請範圍第2項至第6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可折疊集裝箱,其中,線軸通過鍵安裝並緊固在所述旋轉軸上,以使得所述帶繞所述線軸纏繞。 [9] 如申請範圍第2項至第6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可折疊集裝箱,其中,多邊形突起設置在所述旋轉軸的一端並且插入通孔中,該通孔形成在所述集裝箱體中,以便所述多邊形突起通過該通孔延伸出所述集裝箱體外,其中,棘輪手柄具有扳鉗孔,該棘輪手柄通過將所述多邊形突起插入所述扳鉗孔中的方式與所述旋轉軸連接,以便能夠通過旋轉在所述集裝箱體外部的所述棘輪手柄來旋轉所述旋轉軸。 [10] 如申請範圍第2項至第6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可折疊集裝箱,其中,倒U形的鉤連接於所述帶的第二端,扣杆設置在相應的側板上的與所述側板的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之間的連接處相鄰的位置,以使得所述帶的所述倒U形的鉤可拆卸地鉤在所述扣杆上。 [11] 如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折疊集裝箱,其中,每個所述彈簧鉸鏈包括上安裝片和下安裝片,該上安裝片和下安裝片通過軸銷可旋轉地彼此連接,該軸銷上裝配有至少一個扭轉螺旋彈簧,其中引導凹陷部以彼此面對的方式分別形成在安裝片的外表面上,以使得所述扭轉螺旋彈簧的相對的腿位於所述引導凹陷部中,並且由所述引導凹陷部引導以防止當所述腿被所述扭轉螺旋彈簧扭轉而沿軸向移動時,所述腿突出至所述安裝片外。 [12] 如申請範圍第11項所述的可折疊集裝箱,其中,每個所述彈簧鉸鏈設置為使得所述扭轉螺旋彈簧的數量根據施加在所述彈簧鉸鏈上的載荷的不同而不同,其中,每個旋轉至180°並且安裝在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之間的所述彈簧鉸鏈的扭轉彈簧的數量大於每個旋轉至90°並且安裝在所述頂板與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之間的以及安裝在所述底板與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下板體之間的所述彈簧鉸鏈的扭轉彈簧的數量。 [13] 如申請範圍第11項所述的可折疊集裝箱,其中,每個所述彈簧鉸鏈設置為使得每個所述扭轉螺旋彈簧的金屬絲的匝數根據施加在所述彈簧鉸鏈上的載荷而改變,其中,旋轉至180°並且安裝在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之間的所述彈簧鉸鏈的每個所述扭轉螺旋彈簧的金屬絲的匝數大於旋轉至90°並且安裝在所述頂板與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之間的以及安裝在所述底板與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下板體之間的所述彈簧鉸鏈的每個所述扭轉螺旋彈簧的金屬絲的匝數。 [14] 如申請範圍第11項至第13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可折疊集裝箱,其中,所述彈簧鉸鏈的每個所述扭轉螺旋彈簧的金屬絲設置為該扭轉螺旋彈簧的金屬絲的橫截面是具有豎直主軸的橢圓形,並且該橢圓形的直徑關於所述扭轉螺旋彈簧的長度方向減小,以使得所述彈簧鉸鏈沿所述扭轉螺旋彈簧的長度方向是緊湊的。 [15] 如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折疊集裝箱,該可折疊集裝箱還包括:多個側板支撐單元,每個所述側板支撐單元包括連接支架和緊固杆,所述連接支架設置在所述頂板與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之間的、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與所述下板體之間的以及所述底板與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下板體之間的連接處的每個前端和後端,所述連接支架的第一端緊固在相關的一對元件中的一個上,所述緊固杆安裝在所述相關的一對元件中的另一個上並且彈性地可拆卸地插入形成在所述連接支架的第二端的支撐孔中,其中所述緊固杆安裝在杆殼中,該杆殼具有沿該杆殼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引導槽和沿周向從所述引導槽的後端延伸的鎖定槽,並且突出柄位於所述緊固杆的預定部位,所述突出柄彈性地沿所述引導槽或所述鎖定槽移動,以使得所述緊固杆插入所述連接支架的所述支撐孔中,從而支撐所述連接支架並且防止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折疊,或者使得所述緊固杆從所述連接支架的所述支撐孔中拆除以釋放所述連接支架。 [16] 如申請範圍第15項所述的可折疊集裝箱,該可折疊集裝箱還包括多個保持杆,該保持杆在相應的所述連接支架的下方,設置在所述底板的前端和後端,每個所述保持杆具有鉸鏈銷和緊固銷,所述鉸鏈銷設置在所述保持杆的上部,以使得所述保持杆繞所述鉸鏈銷旋轉並且彈性地從所述底板中拔出或縮進所述底板中,所述緊固銷從所述保持杆的下端朝內突出,以便當折疊所述集裝箱體時,所述緊固銷能夠插入固定在所述頂板上的所述連接支架的所述支撐孔中,從而保持所述集裝箱體的折疊狀態。 [17] 如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折疊集裝箱,其中,設置在所述集裝箱體的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下端的所述扣夾中,至少每個佈置在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相對端的所述扣夾的夾部包括雙重鎖鉤,該雙重鎖鉤包括第一鎖鉤和第二鎖鉤,該第一鎖鉤和第二鎖鉤通過連接環彼此可旋轉地連接,當所述集裝箱體折疊時,所述第一鎖鉤和所述第二鎖鉤可選擇地鎖定在位於相應的側板的所述下板體上的所述閂上或鎖定在設置在所述頂板上的所述閂上,其中,所述雙重鎖鉤的所述第一鎖鉤通過扭轉彈簧彈性地向上偏壓,以防止所述雙重鎖鉤下垂並與地面接觸,並且支撐銷可縮回地從所述夾部的一側縮回以限制所述雙重鎖鉤彈性向上旋轉,因此防止所述雙重鎖鉤與所述側板的相對應的閂的下部接觸,從而防止阻礙將所述側板折疊至所述底板上的操作。 [18] 如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折疊集裝箱,其中,設置在所述集裝箱體的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下端的所述扣夾中,至少每個設置在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相對端的所述扣夾的夾部包括上鎖鉤和下鎖鉤,該上鎖鉤和下鎖鉤的相對端通過螺旋彈簧彼此連接,並且所述上鎖鉤和所述下鎖鉤以其相對端穿過相應的所述螺旋彈簧並且鎖定到該螺旋彈簧的相應的相對端的方式彼此連接,因此,當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中的第一個在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中的第二個垂直地展開後展開時,所述螺旋彈簧彈性地支撐展開的所述第二個側板,以便能夠防止所述第二個側板在所述第二個側板和所述底板之間的連接處偏向所述第一個側板。 [19] 如申請範圍第1項或第15項中所述的可折疊集裝箱,其中,座槽形成在所述頂板、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以及所述底板之間的每個接觸表面的周圍,並且所述座槽中填充有矽膠填充物,以確保所述頂板、所述左側板和所述右側板的所述上板體和所述下板體、以及所述底板之間的密封。 [20] 如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折疊集裝箱,其中,外側具有入口坡道的引導表面形成在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後端板的內表面的每個相對端上,以使得當將車輛裝載到所述集裝箱體中時,所述車輛能夠沿所述引導表面進入所述集裝箱體內。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445648B|2014-07-21|可折疊集裝箱 US8292107B1|2012-10-23|Folding container AU756030B2|2003-01-02|Collapsible container for transporting a liquid US6981605B2|2006-01-03|Returnable case US10328780B2|2019-06-25|Tonneau cover system with automatic stowing latch KR101231470B1|2013-02-07|절첩식 컨테이너 US11161686B2|2021-11-02|Collapsible intermodal container and a collapsible intermodal container assembly US9994390B2|2018-06-12|Container including sliding roof KR20190092484A|2019-08-07|접철식 복합 컨테이너 JP5022161B2|2012-09-12|遊技機の枠装置 KR101231320B1|2013-02-07|절첩식 컨테이너 EP3601105B1|2022-03-02|A collapsible intermodal container and a collapsible intermodal container assembly KR20200024420A|2020-03-09|접철식 항공 컨테이너의 판넬 고정장치 CN100515884C|2009-07-22|具有侧帘推拉锁定装置的侧开式集装箱 CN110198899B|2022-02-25|可折叠的联运集装箱 CN110325458B|2021-11-23|可折叠的联运集装箱的堆叠器和堆叠系统 JP5355926B2|2013-11-27|遊技機の枠装置 KR101900336B1|2018-09-20|중앙 모서리쇠를 갖는 컨테이너 JP5361573B2|2013-12-04|遊技機の枠装置 KR101962828B1|2019-03-27|접이식 컨테이너 US20200156864A1|2020-05-21|Cargo container with dual mode doors JP2016204015A|2016-12-08|脱着式資源回収用ボックスコンテナ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TWI445648B|2014-07-21| RU2480394C1|2013-04-27| KR101064803B1|2011-09-14|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US3913258A|1972-05-09|1975-10-21|Woodstream Corp|Collapsible live animal trap| SE501645C2|1992-05-11|1995-04-03|Thor Pedersen|Hopfällbar container| KR200307475Y1|2002-11-14|2003-03-19|심광식|윙바디 트럭의 개폐구조| CN101039853B|2004-09-01|2011-08-24|可折叠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在侧盖中有中心铰链的大型可折叠容器| KR100638570B1|2005-02-07|2006-10-26|홍정선|접히는 컨테이너형 다목적 보관상자| US7823739B2|2006-12-08|2010-11-02|C Cubed I Llc|Collapsible shipping container|KR101252415B1|2012-07-12|2013-04-08|홍정선|벌크 컨테이너용 열림판 도어 록킹장치| KR101231470B1|2012-07-12|2013-02-07|홍정선|절첩식 컨테이너| KR101422519B1|2013-03-06|2014-07-24|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화물창 단열패널의 고정장치| KR200474646Y1|2013-05-15|2014-10-07|홍정선|좌우 개폐 방식의 열림판을 갖는 절첩식 컨테이너| KR101439073B1|2014-01-15|2014-09-15|한국컨테이너풀 주식회사|토션바 적용 슬라이딩 도어를 구비한 접이식 컨테이너| KR101710255B1|2015-01-19|2017-02-27|박용재|절첩식 컨테이너| TWI546037B|2015-12-14|2016-08-21|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置物櫃系統以及調整容置空間的方法| KR101993713B1|2017-10-19|2019-06-27|전병철|접이식 모듈화 부스| KR20190138050A|2018-06-04|2019-12-12|주식회사 사람|접이식 컨테이너| KR102005882B1|2019-01-23|2019-07-31|한국파렛트풀|컨테이너 접철방법| KR102002432B1|2019-01-23|2019-07-23|한국파렛트풀|접이식 컨테이너| KR102002433B1|2019-01-23|2019-07-23|한국파렛트풀|접이식 컨테이너의 프론트패널/리어패널 회전 지지부재| KR102055327B1|2019-07-09|2020-01-22|한국파렛트풀|사이드패널 접철용 토션바모듈을 구비한 접이식 컨테이너| KR102029340B1|2019-07-09|2019-10-07|한국파렛트풀|코너부 락킹구조를 갖는 접이식 컨테이너| RU204077U1|2021-02-08|2021-05-05|Кирилл Николаевич Кубушка|Мобильный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перевозки и хранения груза|
法律状态:
2016-04-2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KR1020110072735A|KR101064803B1|2011-07-22|2011-07-22|절첩식 컨테이너|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